股票配资大全 海富通基金江勇: 主动投资赋能 不断迭代升级红利投资策略
中国基金报记者陆慧婧 股票配资大全
过去几年市场震荡起伏,红利资产凭借盈利稳定、抵御市场波动能力较强等特征受到投资者青睐。根据Wind数据,截至4月30日,过去三年,在沪深300指数下挫30.2%的背景下,中证红利价格指数录得10.41%的涨幅。
海富通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海富通红利优选混合拟任基金经理江勇表示,政策和环境利好,未来一至两年红利策略仍有望占优,其中,红利质量类资产和红利增长类资产或更具投资性价比。
主动投资赋能
江勇有着丰富的红利策略投研经验。他管理的偏债混合型基金——海富通欣利混合带有典型的红利风格,根据银河证券数据,截至4月30日,该基金过去两年净值增长率为9.2%,排名同类基金前12%。
如今,他将长期研究红利资产的心得赋能“红利+”策略,以期创造相比传统红利指数更为显著的超额收益。
他介绍,目前市场上把高股息品种分为三类:红利低波、红利质量、红利增长。红利低波多为分红水平高且波动率低的股票,具有高稳定低成长特征;红利质量多为分红预期较高、盈利能力较强的股票;红利增长多为流动性好、分红总额连续增长、红利支付水平少有下降且股息率高的股票,此类股票的ROE水平更高,盈利增速更快,但波动比较大。
“三种策略各有所长,通过动态调整三个策略组的配置比例,有望使投资组合更快速灵活地捕捉不同市场特征下的投资机会,同时防范风险。”
当下阶段,他认为,随着市场复苏态势愈加明朗,叠加资产荒、无风险收益率下行等因素,权益市场的性价比越来越高。相比红利低波资产,分红预期较高、盈利能力较强的红利质量类资产或盈利增速更快、波动较大的红利增长类资产,或更具投资性价比。
在股息率及资本利得
两方面“精耕细作”
除了顺应市场阶段性特征、在多个红利策略单元有效轮动之外,江勇认为,在红利投资的主动管理中,基金经理还可以在股息率、资本利得两个方面下功夫。
“红利策略的主要收益来源为股息收入和资本利得两部分。很多红利指数的股息率是依赖历史数据计算得来的,若基金经理能够提前对上市公司的分红情况进行研究,根据盈利情况预测股息率,主动基金就可以领先于指数将其纳入组合中,以此争取超额收益。”
至于资本利得方面,江勇认为其主要表现为估值及盈利,不太希望过于追求上市公司的估值扩张,更希望赚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钱。
不过,红利策略并非完美无缺,其“高股息陷阱”也饱受争议。
“投资者希望企业分红可以持久稳定,但现实情况是部分上市公司存在短期刻意分红、无法持续分红的现象。周期股很容易出现‘高股息陷阱’问题。周期股的波动特别剧烈,在周期顶部可以慷慨分红,但到了底部可能因为亏损导致股息率下滑。因此,对于那些单年度巨额分红远超净利润的公司,基金经理需要转换角度去考虑分红水平是否可持续。”
红利策略产品
仍是较为确定的投资选择
在江勇看来,分红是A股长期稳步发展的根基之一。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末,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近10年累计涨幅接近230%,其中30%以上的收益贡献来自分红;近3年收益率中超过一半来自股息率分红,股息贡献占比进一步提升。
从过往数据来看,中证红利指数的抗跌能力也相当强,且波动率更低,可以长期持有。截至2023年末,过去10年中证红利(全收益)累计上涨229%,中证红利指数累计上涨120.43%,显著超越其他主流宽基指数。
他进一步指出,当前红利产品正值高速发展阶段,机构资金持续涌入,未来上市公司分红机制将进一步优化,红利产品潜在发展空间较为广阔。
他认为,红利策略产品仍是当前环境下较为确定的投资选择,主要原因包括:一、红利策略过去几年的回报基本是股息率和分红带来的,估值没有被过分拔高。中证红利指数目前5.5%的股息率无论从绝对水平还是相比无风险收益率水平看都具备投资价值;二、市场资金对红利股的持仓水平并不高,板块并不拥挤;三、经济增速下降,市场风险偏好下行,“资产荒”暂难缓解股票配资大全,投资者仍然非常重视稳定性资产的配置。红利资产作为稳定性资产的配置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